明確工作責任 “細”字當頭
——本鋼集團廠辦大集體改革紀實報道之三
“廠辦大集體改革,工作起來那叫一個‘難’。但無論怎么‘難’,也要將它進行下去。為了讓職工得到廠辦大集體改革那份紅利,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堅定決心和信心將廠辦大集體改革進行到底。”這是記者在深入本鋼綜合工業(yè)公司基層單位采訪時,聽到奮戰(zhàn)在本鋼廠辦大集體改革一線工作人員的心聲。而這心聲的背后,是他們付出的無數(shù)艱辛和汗水。
自2018年10月本鋼集團全面啟動廠辦大集體改革以來,從企業(yè)性質界定到職工身份認定,從風險評估到清產核資、審計評估,從制定本企業(yè)的改革實施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到履行民主程序,從上報各種材料表到與職工進行交流對話、解答政策、疏導思想,各項工作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疊加。奮戰(zhàn)在一線的許多工作人員在“白+黑”“5+2”的緊張節(jié)奏中,長時間身體勞頓,神情盡顯疲憊。其中,很多退休的老同志憑著對集體企業(yè)深厚的情感,拿著微薄的報酬,為改革工作日夜奔波;很多留守干部,為著一份責任,恪盡職守,無怨無悔。
走進本鋼勞服公司,滾動的政策宣講大屏幕格外醒目,一些職工正在駐足觀看。據(jù)該公司黨委書記劉義介紹,利用這種方式反復播放,政策宣講更直觀一些。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本鋼勞服公司轄內有66家參改企業(yè),應簽“兩協(xié)議一證明”的有1364人,該公司黨政班子分片包干落實責任。緊要關頭,每天召開早晚兩次推進會,同時每天跑簽字現(xiàn)場兩三趟,還要約談重點單位。
“想盡一切辦法按節(jié)點推進,確保不扯后腿。”劉義告訴記者,有一次,為做通一名職工的思想工作,從辦公室談到小酒館,不談明白“不罷休”。本鋼勞服公司下屬的軋輥廠勞服是勞服系統(tǒng)人數(shù)最多的一家單位,166名職工長期停產放假,該廠人事員蘇師傅身患肺癌已經(jīng)病退在家,仍帶病堅持工作。關鍵時間節(jié)點,愣是把媳婦兒“攆出家門”,把自家騰出來做辦公室,讓職工來家里簽字。“有些職工對民主程序不理解,我就現(xiàn)身說法,把自己在本鋼一鐵綜合廠做工會主席時,實行民主管理,推行廠務公開的經(jīng)歷說給他們聽,我當時工作的經(jīng)驗成果曾經(jīng)轟動一時,省內許多報紙頭版頭條紛紛報道。”本鋼勞服公司黨委書記劉義檔案柜里珍藏的有關民主管理的報道派上了“用場”。
“本鋼第三軋鋼廠有12家企業(yè),加上托管企業(yè)有2400多人參與改革,難度很大。在推進改革最緊張的幾天里,機關人員下班沒有準點,打印機用壞了好幾臺,廠長張毅腰脫犯了還在堅持工作……” 本鋼第三軋鋼廠黨委書記張濤介紹道。在履行民主程序,組織簽署《解除勞動關系協(xié)議書》《債務和解協(xié)議書》和《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過程中,本鋼第三軋鋼廠采取分類別、分時段、分組編號的辦法有序進行,該廠黨政班子在現(xiàn)場面對面解答職工疑問。為了更好地做好政策宣講,解決實際問題,該廠領導的手機里還常備了一個社保app軟件,遇到職工關心問題,當場幫職工一個一個地查找社保信息。
53歲的宮師傅,在本鋼第三軋鋼廠襯板車間干水電焊活兒。起初他對這次改革想不通。用他的話說:“勞動合同解除了,等于失業(yè)了,心里沒底。”“但這是國家大集體改革的要求,并且國家還給養(yǎng)老問題解決了。簽完字,大集體就沒了,這是大勢所趨,沒啥說的,必須得簽。俺工人不圖什么,只要給開工資,有地兒交養(yǎng)老保險就行。國家政策是好的,除了給以前的保險補上了,這次還有失業(yè)險。”
本鋼中興氣體公司是半停產企業(yè),同時分管本鋼金屬冶煉廠,參改職工有555人。在推進改革中,面臨著“代扣未代繳”和“工資拖欠”問題,但面對改革大勢,該公司基層干部和工作人員無一例外地選擇投身改革,分片分區(qū)分任務,并確保了改革、生產“兩不誤”。
“本鋼中興氣體公司改革困難重重、問題很多,職工對改革的期望值很高,改革要按時點推進,同時還要保障生產,我們的干部職工太不容易了,回款不暢,資金緊張,工資不開保生產,全力以赴抓改革,大家的敬業(yè)、擔當精神可圈可點。”本鋼中興氣體公司經(jīng)理白繼剛告訴記者,“廠辦大集體改革不是上面的事,是大集體職工自己的事,需要大集體職工共同擔責,落實改革人人有份,搞好改革人人有責。工作忙時,參與工作的幾個女職工同男職工一樣經(jīng)常工作到下半夜。”
“我們對改革推進的過程和結果早有預期,在推進之前制訂了各種預案和方案措施,但還是沒想到會有這么多難題。我們以問題為導向,及時召開班子會研究破解辦法,統(tǒng)一思想,按先易后難的原則,動員干部職工齊心協(xié)力推動改革,結果來之不易。”本鋼中興氣體公司黨委書記李鐵軍對這次改革感觸頗深,也更加堅定信心。“我們加強了正向輿論引導,在黨委群、黨員群、在崗職工群等不同微信群里,及時轉發(fā)改革宣傳材料和改革動態(tài)信息,牢牢把握改革輿論的主動權,發(fā)揮了正面引導的積極作用。”
本鋼南芬軋鋼廠是多年停產單位,該廠綜合科郝祥介紹,這次廠辦大集體改革,有877名參改職工,需要做9647份職工信息錄入。“在最忙的那幾天,曹文紅的母親做膽結石手術,不能陪在身邊;高惠剛做完手術,還沒痊愈就投入工作;常年照顧殘疾妹妹的莊艷君,將妹妹委托給他人照料;倪金福書記的痛風病反復發(fā)作,靠藥片頂著……”就是郝祥本人,在這段時間里由于長期在電腦前工作,導致眼壓、顱內壓升高,也是邊打吊瓶邊干活兒。
“保廠改、爭時效、講奉獻、勇?lián)敚俏覀冞@些工作人員的口號。欣慰的是大家的這些付出,換來的是全廠職工能享受到改革紅利。”由于長時間與職工溝通交流、講解政策,該廠黨委書記倪金福的嗓子已經(jīng)變成“公鴨嗓”。就是這樣,他還是“不閑著”,在與記者說話間,一位職工的電話打進來,他又開始忙碌了起來。
本鋼鋼管總廠是集體職工最多的單位,有職工2800多人,停產近20年,如今只剩下幾名留守人員看攤兒。應該說,若想保證每一名職工的身份信息和檔案材料都記錄得清清楚楚,保證每一筆賬目和數(shù)據(jù)算得明明白白,對于像本鋼鋼管總廠這樣人數(shù)眾多,又長期放假的困難企業(yè)尤其有難度。但是在這次改革中,該廠的改革工作做的非常出色。探究其中“奧秘”,原來專務多年的老廠長金長城和退休的6名老職工在其中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本鋼綜合工業(yè)公司領導對本鋼鋼管總廠的改革工作評價很高,但實際上我們的困難很多,參改職工2122人,其中在職1160人,退休962人。由于長期停產,下崗放假的職工大都技能單一、年齡偏大,工作不好找,形成為數(shù)眾多的弱勢群體。在這些群體里面,有的還‘一家一家’都在這個廠。據(jù)我所知,兩口子都在這個廠的就有100多對兒。”
“有些職工不理解政策,說什么的都有,我就跟我們這幾個工作人員說,咱們每個人都是企業(yè)的一個‘門面’,對待職工的每一句話都代表的是企業(yè)。面對職工的不理解,要以和顏悅色地去面對,和職工講道理,使他們帶著氣來,帶著笑容回去。”
“這些年來,由于下崗放假,職工生活不易,得理解他們。職工正是因為有困難才找咱們,有些問題咱們可能也解決不了,但態(tài)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能火上澆油啊。”
“跟職工面對面講解政策,我就撈干的說,使他們一下子就能明白在改革中得到哪些利益。我跟職工講的都是掏心窩子的真話,一句假的也沒有,不然人家就不信任你了。”
……
從金長城的一席席話,可以看出他們工作起來頗有章法。在工作最忙碌的時候,他們每天面對上百名職工,盡管以一當十、爭分奪秒,每天累得口干舌燥、腰酸背痛,甚至有的打起吊瓶,但他們毫無怨言。在持續(xù)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攻堅戰(zhàn)中,本鋼鋼管總廠“留守人員”不畏艱難、勇于擔當,直面問題、甘于奉獻的精神,不僅得到本鋼綜合工業(yè)公司的充分肯定,更是贏得了職工的充分信賴,曾經(jīng)上訪、“纏訪”的職工不鬧了,就連租用辦公室周圍的鄰居都夸贊:“像本鋼鋼管總廠這樣的領導,夠格!”
自2018年10月本鋼集團全面啟動廠辦大集體改革以來,從企業(yè)性質界定到職工身份認定,從風險評估到清產核資、審計評估,從制定本企業(yè)的改革實施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到履行民主程序,從上報各種材料表到與職工進行交流對話、解答政策、疏導思想,各項工作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疊加。奮戰(zhàn)在一線的許多工作人員在“白+黑”“5+2”的緊張節(jié)奏中,長時間身體勞頓,神情盡顯疲憊。其中,很多退休的老同志憑著對集體企業(yè)深厚的情感,拿著微薄的報酬,為改革工作日夜奔波;很多留守干部,為著一份責任,恪盡職守,無怨無悔。
走進本鋼勞服公司,滾動的政策宣講大屏幕格外醒目,一些職工正在駐足觀看。據(jù)該公司黨委書記劉義介紹,利用這種方式反復播放,政策宣講更直觀一些。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本鋼勞服公司轄內有66家參改企業(yè),應簽“兩協(xié)議一證明”的有1364人,該公司黨政班子分片包干落實責任。緊要關頭,每天召開早晚兩次推進會,同時每天跑簽字現(xiàn)場兩三趟,還要約談重點單位。
“想盡一切辦法按節(jié)點推進,確保不扯后腿。”劉義告訴記者,有一次,為做通一名職工的思想工作,從辦公室談到小酒館,不談明白“不罷休”。本鋼勞服公司下屬的軋輥廠勞服是勞服系統(tǒng)人數(shù)最多的一家單位,166名職工長期停產放假,該廠人事員蘇師傅身患肺癌已經(jīng)病退在家,仍帶病堅持工作。關鍵時間節(jié)點,愣是把媳婦兒“攆出家門”,把自家騰出來做辦公室,讓職工來家里簽字。“有些職工對民主程序不理解,我就現(xiàn)身說法,把自己在本鋼一鐵綜合廠做工會主席時,實行民主管理,推行廠務公開的經(jīng)歷說給他們聽,我當時工作的經(jīng)驗成果曾經(jīng)轟動一時,省內許多報紙頭版頭條紛紛報道。”本鋼勞服公司黨委書記劉義檔案柜里珍藏的有關民主管理的報道派上了“用場”。
“本鋼第三軋鋼廠有12家企業(yè),加上托管企業(yè)有2400多人參與改革,難度很大。在推進改革最緊張的幾天里,機關人員下班沒有準點,打印機用壞了好幾臺,廠長張毅腰脫犯了還在堅持工作……” 本鋼第三軋鋼廠黨委書記張濤介紹道。在履行民主程序,組織簽署《解除勞動關系協(xié)議書》《債務和解協(xié)議書》和《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過程中,本鋼第三軋鋼廠采取分類別、分時段、分組編號的辦法有序進行,該廠黨政班子在現(xiàn)場面對面解答職工疑問。為了更好地做好政策宣講,解決實際問題,該廠領導的手機里還常備了一個社保app軟件,遇到職工關心問題,當場幫職工一個一個地查找社保信息。
53歲的宮師傅,在本鋼第三軋鋼廠襯板車間干水電焊活兒。起初他對這次改革想不通。用他的話說:“勞動合同解除了,等于失業(yè)了,心里沒底。”“但這是國家大集體改革的要求,并且國家還給養(yǎng)老問題解決了。簽完字,大集體就沒了,這是大勢所趨,沒啥說的,必須得簽。俺工人不圖什么,只要給開工資,有地兒交養(yǎng)老保險就行。國家政策是好的,除了給以前的保險補上了,這次還有失業(yè)險。”
本鋼中興氣體公司是半停產企業(yè),同時分管本鋼金屬冶煉廠,參改職工有555人。在推進改革中,面臨著“代扣未代繳”和“工資拖欠”問題,但面對改革大勢,該公司基層干部和工作人員無一例外地選擇投身改革,分片分區(qū)分任務,并確保了改革、生產“兩不誤”。
“本鋼中興氣體公司改革困難重重、問題很多,職工對改革的期望值很高,改革要按時點推進,同時還要保障生產,我們的干部職工太不容易了,回款不暢,資金緊張,工資不開保生產,全力以赴抓改革,大家的敬業(yè)、擔當精神可圈可點。”本鋼中興氣體公司經(jīng)理白繼剛告訴記者,“廠辦大集體改革不是上面的事,是大集體職工自己的事,需要大集體職工共同擔責,落實改革人人有份,搞好改革人人有責。工作忙時,參與工作的幾個女職工同男職工一樣經(jīng)常工作到下半夜。”
“我們對改革推進的過程和結果早有預期,在推進之前制訂了各種預案和方案措施,但還是沒想到會有這么多難題。我們以問題為導向,及時召開班子會研究破解辦法,統(tǒng)一思想,按先易后難的原則,動員干部職工齊心協(xié)力推動改革,結果來之不易。”本鋼中興氣體公司黨委書記李鐵軍對這次改革感觸頗深,也更加堅定信心。“我們加強了正向輿論引導,在黨委群、黨員群、在崗職工群等不同微信群里,及時轉發(fā)改革宣傳材料和改革動態(tài)信息,牢牢把握改革輿論的主動權,發(fā)揮了正面引導的積極作用。”
本鋼南芬軋鋼廠是多年停產單位,該廠綜合科郝祥介紹,這次廠辦大集體改革,有877名參改職工,需要做9647份職工信息錄入。“在最忙的那幾天,曹文紅的母親做膽結石手術,不能陪在身邊;高惠剛做完手術,還沒痊愈就投入工作;常年照顧殘疾妹妹的莊艷君,將妹妹委托給他人照料;倪金福書記的痛風病反復發(fā)作,靠藥片頂著……”就是郝祥本人,在這段時間里由于長期在電腦前工作,導致眼壓、顱內壓升高,也是邊打吊瓶邊干活兒。
“保廠改、爭時效、講奉獻、勇?lián)敚俏覀冞@些工作人員的口號。欣慰的是大家的這些付出,換來的是全廠職工能享受到改革紅利。”由于長時間與職工溝通交流、講解政策,該廠黨委書記倪金福的嗓子已經(jīng)變成“公鴨嗓”。就是這樣,他還是“不閑著”,在與記者說話間,一位職工的電話打進來,他又開始忙碌了起來。
本鋼鋼管總廠是集體職工最多的單位,有職工2800多人,停產近20年,如今只剩下幾名留守人員看攤兒。應該說,若想保證每一名職工的身份信息和檔案材料都記錄得清清楚楚,保證每一筆賬目和數(shù)據(jù)算得明明白白,對于像本鋼鋼管總廠這樣人數(shù)眾多,又長期放假的困難企業(yè)尤其有難度。但是在這次改革中,該廠的改革工作做的非常出色。探究其中“奧秘”,原來專務多年的老廠長金長城和退休的6名老職工在其中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本鋼綜合工業(yè)公司領導對本鋼鋼管總廠的改革工作評價很高,但實際上我們的困難很多,參改職工2122人,其中在職1160人,退休962人。由于長期停產,下崗放假的職工大都技能單一、年齡偏大,工作不好找,形成為數(shù)眾多的弱勢群體。在這些群體里面,有的還‘一家一家’都在這個廠。據(jù)我所知,兩口子都在這個廠的就有100多對兒。”
“有些職工不理解政策,說什么的都有,我就跟我們這幾個工作人員說,咱們每個人都是企業(yè)的一個‘門面’,對待職工的每一句話都代表的是企業(yè)。面對職工的不理解,要以和顏悅色地去面對,和職工講道理,使他們帶著氣來,帶著笑容回去。”
“這些年來,由于下崗放假,職工生活不易,得理解他們。職工正是因為有困難才找咱們,有些問題咱們可能也解決不了,但態(tài)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能火上澆油啊。”
“跟職工面對面講解政策,我就撈干的說,使他們一下子就能明白在改革中得到哪些利益。我跟職工講的都是掏心窩子的真話,一句假的也沒有,不然人家就不信任你了。”
……
從金長城的一席席話,可以看出他們工作起來頗有章法。在工作最忙碌的時候,他們每天面對上百名職工,盡管以一當十、爭分奪秒,每天累得口干舌燥、腰酸背痛,甚至有的打起吊瓶,但他們毫無怨言。在持續(xù)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攻堅戰(zhàn)中,本鋼鋼管總廠“留守人員”不畏艱難、勇于擔當,直面問題、甘于奉獻的精神,不僅得到本鋼綜合工業(yè)公司的充分肯定,更是贏得了職工的充分信賴,曾經(jīng)上訪、“纏訪”的職工不鬧了,就連租用辦公室周圍的鄰居都夸贊:“像本鋼鋼管總廠這樣的領導,夠格!”
2020-02-25
上一篇:疫情防控,一點都不能漏